分享到:
关于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82号提案的答复
【字体:   

尊敬的翁峰雨代表

您好

您提出的《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助力“民转刑”案件防控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广信区司法局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民转刑”案件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积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一、“织网络”夯实防控基础。一是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网络建设。按照“五有”、“四落实”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网络建设。自2020年以来我局先后共下拨50万余元用于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区21个乡镇(街道)调委会的建设已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同时,落实好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发放。2020年10月,我局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文件,提高了人民调解员办案补助标准。2023年共审核各类调解案件893件,发放办案补贴84780元,充分调动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023年10月皂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2023年12月郑坊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组织”。今年3月在全市调解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为两个基层先进单位之一作典型发言。二是积极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全区已打造“德华调解工作室”“黄涛调解工作室”等5个个人品牌调解室,基层问题基层办,基层问题基层化解,让群众“带着问题来、怀着满意走”,真正打通了化解群众矛盾“最后一公里”2023年6月“德华调解工作室”被评为全市优秀个人调解室今年以来,学习强国、江西日报、上饶日报、稻花香里新广信等媒体相继报道我区华坛山黄涛调解室、皂头德华调解室和应家邱元洲调解室人民调解工作。三是建立完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探索在道路交通事故、知识产权、医患、物业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行业、专业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发生在行业、专业组织中的矛盾纠纷。区医调委2023年共受理医疗纠纷21件,调解成功21件,调解成功率100%,调解赔偿金额共计219.37万元,协议赔偿金已全部落实到位,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一致好评。四是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各司法所主动与辖区民营企业协调沟通,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配合指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及时化解发生在民营企业的各种矛盾纠纷。2022年6月,我局会同区工商联,在茶亭经开区商会、枫岭头商会建立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商会工作点,调处涉及企业的矛盾纠纷。上门到辖区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摸排矛盾纠纷隐患,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涉企纠纷20余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五是大力推动党员律师参与重大疑难纠纷调解。2021年5月,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党员律师上门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实行包所对接制,全区24名党员律师充分发挥法律专业特长,义务上门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及时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自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律师共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30余件,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筑防线”着力化解矛盾。一是“地毯式”排查。各司法所及各级调解组织就重大矛盾纠纷积案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老上访户、矛盾纠纷集中区域进行分类摸排,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可能激化为“民转刑”案件的纠纷、可能引发越级上访的纠纷,组织定期开展联合排查,采取对策源头预防。2023年全区各乡镇(街道)共排查出1595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了1561件,成功率98%。二是“点对点”化解。各司法所对摸排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化解,分流处理。坚持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能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的分流到当地人民调解组织,适用行政调解的移交相关部门进行行政调解,须走诉讼程序的引导当事人走诉讼程序,符合信访终结条件的予以信访终结。三是“实打实”攻坚。扎实做好重点人群帮扶管控工作。在重要时间节点,比如春节、“两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期间,对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全面走访,尤其对涉黑涉恶刑满释放人员(截至目前共有88人)进行重点走访,及时收集重点人员的不稳定因素,将重点管控人员通报当地公安派出所、村(居)委会,形成共管模式,确保每一名重点人员都有人管。通过入户走访、见面谈话等方式了解其犯罪背景、家庭环境、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等多方面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和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三、“广宣传”注重源头预防。一是积极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坚持“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创新普法方式方法,通过律师讲法、口袋书宣法、网校授法、直播普法等创新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充分结合“法律七进”和“做法律明白人办法律明白事”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编印《广信区“法律明白人”口袋书》,发放资料、现场讲法、以案释法,教育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表达意愿和诉求,维护权益。2023年共组织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96场次,发放口袋书等宣传资料一万余份,提供法律服务42次;举办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培训班26场次,全区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9649人,普通法律明白人47735人;开通网上直播普法2场,参与人数逾千人。二是积极开展“站所对接”工作。22个基层司法所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搭建“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服务网络,区各律所已和各乡镇、村居已开展法律顾问签定协议工作,打造“一村一律所+2名法律顾问”模式,通过法律顾问多渠道向群众科普法律法规政策,及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不定期开展现场法治讲座,向村委会干部、法律明白人骨干、法律明白人、村民讲解村居法律顾问的职责和作用参与“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修订村规民约等工作,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三是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优化升级。每个工作日安排专业律师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对来访群众的法律咨询予以当场解答。2023年12月为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22个司法所及部分村(居、社区)共配备了92台律兜法律服务智能终端,用于法律咨询服务,促使群众能够便捷、高效地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发扬“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抓好“大抓落实年”活动,深入基层指导乡村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持“每周一排查、每月一汇总”,尤其对婚姻家庭、情感类纠纷、宅基地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极端心态纠纷等六大类别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实现矛盾不上交,严防“民转刑”案件发生。

(二)进一步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室。在现有的5个品牌调解室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一批群众信得过、口碑好的个人品牌调解室,下步准备在枫岭头镇成立“占姐个人调解工作室”以及其他较集中的乡镇设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个人调解品牌效应。

(三)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对群众进行政策法规教育,扩大普法的广度、深度,利用橱窗、专栏、横幅、标语、法律讲座、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传各种政策法规,普及正确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应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群众咨询,使群众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做到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四)进一步挖掘培养优秀人民调解员。选优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突破学历和年龄局限,引导群众推选威信高、口碑好、为人公道正派并具丰富经验的同志为人民调解员。加大评选表彰力度,继续每年表彰一批优秀基层人民调解员,评选一批区级人民调解专家和三级人民调解员,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积极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规范调解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制度,落实好调解员两级分批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轮训使每个调解员都有机会参加学习,不断补充更新知识,进而增强调解队伍的法律素养、政策水平和理论基础。

上饶市广信区司法局

20249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