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立潮头——广信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稳中求进勇争先,亮点频频开新景。
2022年是时间刻度,更是奋斗标尺。这一年,是广信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殊为不易的一年。全区上下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全面融入中心城市、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总目标,克服疫情、雨情、旱情、灾情等困难,立足中心城区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走前列,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发展质量效益有新提升,民生福祉有新增进,经济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交出了一份不同寻常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GDP总量突破360亿元,增长5.6%,增幅全市第二、全省前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幅全市第二、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2%,增幅全市第一、全省前十,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全省“第一方阵”。获评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类先进县、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

工业兴则百业兴。
广信区坚持“工业挂帅、项目为王”不动摇,主攻工业势头更加强劲。
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瞄准新材料、新能源、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引进晶科新能源、华创新材料、江铜科技、兴联电子等“5020”项目4个,总投资251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新投产36个,晶科新能源百亿级项目、兴联电子“5020”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集聚发展格局日渐成型。不断增强平台承载力,加快形成“链主型企业顶天立地、群链企业铺天盖地”发展格局。全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65个,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营收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总量全市第三;全年引进酷佳科技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45家,贪玩游戏、恺英网络荣获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

粮稳天下安。
广信区深入实施“一区两带十园”特色产业规划,持续推进“六个十万”工程,聚集“生产+加工+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现代农业提质,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精彩锐变。
稳产增产。高质量推进5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2000余亩大棚蔬菜建设,新增特色农业1.15万亩、产值1800万元,“两品一标”总数达63个,居全市第一。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4.5万亩,产量达2.7亿斤以上。
擦亮招牌。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主动承办全省农业发展大会现场会。全年农产品交易额突破118亿元,有效实现了从“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的华丽蝶变,获评全省农业农村先进集体。

文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广信区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推动“两山”转化上作示范、走前列,积极通过文旅融合做活山水田园文章,广揽天下客,全域旅游大放异彩。面对多次疫情冲击,全区仍实现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0亿元,分别增长14.3%、20%。全区4A级以上景区过闸机游客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项目不断推进。清水老街开街运营,重现“最美广信府”的人间烟火气。大灵山景区“揽山入城”步伐加快,栈道小循环将带来不一样的新景色。云谷田园二期、望仙谷二期、白眉茶谷、灵山栈道小循环等重点文旅项目迅猛推进……一个个旅游产业项目的高歌猛进,让大美广信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品牌不断唱响。望仙谷岩铺老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入选《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与实践》典型案例,成功创建省级特色文化街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一座绝壁上的神话多次走进央视、走向国际;云谷田园获批省级田园综合体、省级定制药园、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

城乡面貌是一个地区的窗口、一张无声的名片。
广信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第一战略,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作示范、走前列。
美丽城市“成色”更足。万亩江南新城火力全开,引进实力央企中铁建投资合建,总投资37.36亿元的百里信江风光带一期、城南三校等15个提品质、强功能项目全部开工。精心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洋气时尚商圈,投入44.2亿元,实施数字经济广场、槠溪河区域夜游经济等23个项目,不断拓展城市建设框架。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合资金8.34亿元,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21个。
乡村振兴“底色”更美。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建设行动,将“洁净工程”贯穿乡村振兴始终,统筹推进“两片两带”建设,巩固提升“四大美丽”工程,攻坚“污水、改厕、垃圾治理、村容村貌”四大重点任务。华坛山樟涧、五府山共大园、石人乡缸瓦厂等地绿水青山一幅画,成为新的打卡地。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广信区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妈妈式”服务品牌,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活。全区为市场主体减负10亿元以上,帮助小微企业融资35.2亿元。
流程再造“瘦身”。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坚持“一把手”走流程,进一步打造办事环节更少、流程更优、时限更短、成本更低、服务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推动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事项1500多个、减少80%以上。
集成改革领先。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事项1368项、进驻率83.4%,只跑一次、一次不跑办事比例达90%;“就学一件事”在全市率先实现线上一链办,“法人一件事”6个准营场景在全省、全市率先实现一次办,“项目一件事”主流程审批压缩到40天、全省最短。

民生为大、为重、为先。
广信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满足民之所需所求,在枝叶关情中不断传导“广信温度”,为民生“加码”、让幸福“加速”,“民生清单”生动呈现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重点抓好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全区解决就业岗位1.2万个,新增婴幼儿托位1000个、就学园位座位5000个、医疗床位860个、养老点位197个、停车位3000余个,解决“微小事”1003件。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精准组织开展疫情防控,高效打赢打好多轮新冠疫情歼灭战;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区全年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广信网安大队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

党的建设攸关发展大局、社会全局。
广信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第一保证,政治生态更加清朗,党的建设更加坚定有力。全市“党建+网格+微小事”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
抓基层打基础。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以党建工作五争创五引领“十件实事”为抓手,重点抓好“党建+网格+微小事”,投入资金863万元、完成微小事753件。巩固提升“党建+幸福小区”“党建+好商量”等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班子带队伍。抓实意识形态,坚定政治信仰,区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7次,88支宣讲队伍传递“党的好声音”;在全市率先选派2批次144名干部到浙江培训学习;建立健全“揭榜挂帅”“骏马奖”、末位表态等正反面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一声号令、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干事创业氛围。
抓风腐强震慑。出台全面从严治党“九个一”、勤廉广信等实施方案,推动勤廉广信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正风肃纪和“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3个、各类群腐和作风问题114起,立案169件,移送司法机关9人,获评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逐浪再远航。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心怀梦想再争先,撸起袖子加油干,展开拳脚奋力搏,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信的精彩华章。(郑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