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现代农业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5-02-27 09:10 【字体:

2月26日,煌固镇沿畈村的藜蒿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有的在收割藜蒿,有的动作娴熟地给刚收割下来的藜蒿摘除叶子,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我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通过夯基础、优结构、铸品牌等方式,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广袤沃野上正焕发新的生机。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我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农田改造提升、旱田改水田、低效土地整治等工程,累计建成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24.2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60.93%,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耕作条件。同时,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了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扎好高标准农田长效运营“篱笆”。

初春时节,走进花厅镇金鸡村早梨种植基地,成排的早梨树整齐地排列着,仿佛是一支等待检阅的军队。“这批果苗将在2027年进入丰产期,预计丰产期亩产可达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达2万余元。”基地负责人蒋诗富介绍道。我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深入实施“一区两带十园”特色产业规划,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质扩容工程,特色农业总量达135万亩以上,总产值达55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要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绿色、有机农业,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品品皆优”的发展格局。花厅早梨、铁山杨梅、湖村小香薯等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业品牌建设在提升产品价值和竞争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聚焦茶叶、油茶、蔬果、水产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品牌创建主体。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农业企业61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占全市的五分之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8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83家。与此同时,重点打造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企业品牌为主体、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的农产品品牌体系。目前,全区“两品一标”企业达39家,产品数90个,其中绿色食品60个、有机产品24个、地理标志产品6个。(黄宗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