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 > 绿色金融改革

【绿色金融改革】广信区先行先试开创“两山”转换新通道

发布时间:2023-11-06 17:03 【字体:

广信区紧紧围绕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抢抓国家储备林(生态林)项目实施机遇,成功获批7.4亿元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贷款,用于支持广信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在盘活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增加了广信区木材储备和供应能力,保障地区木材战略资源安全,助推乡村振兴和林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是绿色金融的创新之举。

抢抓时代机遇,超前谋划部署

层层推进,找准方向。广信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覆盖广信区煌固镇、望仙乡、四十八镇等多个重点林业乡镇,总投资9.293亿元,总建设规模多达10.50万亩,同时,该项目依托区域优质环境着力打造“五府山”“华坛山”“望仙”3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广信森林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压实责任,抓好落实。成立“一项目一专班”的服务团队,从项目立项、完善审批手续、做实担保措施等方面进行“保姆式”服务,省、市、区三级行联动,把好重点、突破难点,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完成了项目的申报、调查、审批等工作

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今年以来,广信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惠民,全力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目前,已成功获批7.4亿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贷款该笔贷款的顺利获批开启了江西省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先河,为加快广信区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全力落实“两山论”和打造“绿色广信”提供了重要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三赢局面

以项目促“生态美”围绕“乐游森林境·至美广信府”目标,实施营造林工程、现有林改培、森林抚育、毗河生态廊道景观打造等项目,大力提升森林固碳能力,着力改善全人居生态环境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维护生物遗传多样性和自然群体的异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区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初步估计,可固土57.5万吨、保肥25.0万吨、固碳3.1万吨、释氧7.3万吨森林生态年服务功能价值将达到5.61亿元

以项目促“产业兴”依托森林资源禀赋规划发展杉木楠木毛竹竹笋等、经济林及林下经济各类林木产业项目建成后可累计生产木材154.09万立方米、薪材14.83万吨、毛竹3425.50万根、竹笋8.68万吨林下经济种植产量180.0万公斤可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40619.05万元。年平均收入24687.30万元,年平均利润18628.70万元

以项目促“林农富”。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引导林农参与流转林地、项目建设务工、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木材采伐分红等,通过项目实施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预计年约可提供就业岗位20万个可为项目区群众提供劳务收入0.24亿元,带动25万户群众户均年增收1.8-2万,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另外,木材运输等还将带来间接的劳务收入,同时还可带动运输、物资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